查看: 111|回复: 10

可惜一手好牌,索尼手机的没落该怪谁?

[复制链接]

4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9-20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问君曾经看过一篇小说 —— 《品质》,小说描述了鞋匠兄弟凭借出众的手艺和对精细品质的追求而获得无数人赞誉、但因为机器工业兴起而走向没落、终究饥饿至死的故事。
鞋匠兄弟的精神令人震撼,遭遇令人叹惋。而在今天,机器制造已经升级为智能科技,在快速迭代的潮流生产线面前,对工艺品质吹毛求疵的工匠们,不是孤标傲世的大师,便是落魄至极的凤凰。
对此,索尼公司定深有感触。今年1月,网上有消息爆出索尼公司正考虑从东南亚手机市场退出,问问君倒并不惊讶,因为问问君不止一次猜测过索尼公司是不是要“从中国市场退出”。


当然,索尼自平井一夫上任改革后的财务表现有明显好转,但索尼移动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倒也是事实。
问问君收集整理了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索尼移动整体的营业利润情况,2017年第四季度往后可谓寒风凛冽。事实上,过去几年的财报中,经常出现索尼旗下其他部门业务都赚钱只有移动通讯业务赔钱的尴尬。


对于一家集团企业而言,任何一项业务的兴衰都不会和集团整体走向相悖。相反,它们都是集团在千变万化的时代环境中战略、机遇、人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搞清楚索尼移动这些年来的发展脉络,对了解索尼移动缘何衰落很有帮助。
<hr/>索尼的起家
索尼建立于二战结束后一片断垣废墟的日本。1946年,38岁的井深大和25岁的盛田昭夫凭着四处筹措的19万日元现金,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这是索尼的前身。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成立后的前几年一直都比较坎坷,直到1955年,索尼凭借自主研制的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收获了名气,这款收音机在当时极具创新,很快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也是在同年,“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更名为“SONY”(索尼)。


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索尼先后凭借自主研发的晶体管小型磁带录音机、惊艳全世界的“特丽珑”电视,以及一代人记忆的Walkman(随身听)等创新产品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hr/>索尼移动通讯
索尼移动通信部门成立于2012年,它的前身是大家熟知的索尼爱立信。索尼爱立信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曾带来诸多经典产品,问问君中学时代用的就是索爱W800i。


2011年,索尼以10.5亿欧元收购爱立信持有的50%索爱股份,索尼爱立信成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索爱也更名为索尼移动。不过问问君觉得,索爱手机这时候在市场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hr/>索尼的失策
2007年第一款iPhone问世,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而索尼在2008年发布的第一款Xperia手机将宝错押在Windows Mobile。
2009年,索尼将方向调整到安卓手机,但是包括首款安卓机Xperia X10在内的几款手机,都出现了上市晚、系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给用户留下“索尼手机不好用”的印象。


到2012年前后,Xperia才慢慢步入正轨,但这时中国的安卓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发迹,他们以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快速攻城略地,挤占传统手机品牌的市场。所以索尼手机首先在中国市场遭难。
索尼Xperia系列确实产生了一些出色的产品,例如主打强大防水的Xperia Z、首款4K屏幕分辨率的Xperia Z5 Premium,问问君觉得就当时市场来说,索尼的工业设计能力依然强大,但这些产品并没有抓住消费者的喜好,没能为索尼手机带来销售量的逆袭。


<hr/>错误的方向
索尼两位创始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豁达的理想工厂,以技术为本,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活力的公司。事实上索尼走向辉煌的确是凭借出色的技术,但从出井伸之担任CEO开始,索尼似乎出现了动摇。
出井伸之是索尼历史上颇具争议的CEO,执掌索尼期间,带领索尼走上了最巅峰,但又让索尼出现创办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他为索尼的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又因为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饱受指责。


出井伸之的主张是超前地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希望索尼改变传统硬件产品制造商的形象,而转型成互联网数字内容提供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索尼逐渐将重点放在了游戏、娱乐市场的开拓上,而忽视了自身原本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强大优势
出井伸之并不是认为技术不重要,而是走错了方向。这在当时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索尼的电视业务,索尼将研发重点放在了有机EL和FED方面,而后来市场证明了液晶、等离子、超薄面板才是未来的趋势,索尼的电视业务也由此出现长时间的低迷。
问问认为在这个时候,索尼在技术方面已经不是曾经走在时代前沿的索尼了。技术的方向错误,也极大影响了索尼移动的业务。
索爱曾经凭借拍照、音乐等功能无限风光,但随着iPhone开启智能手机的时代,就再难看到由索尼引领的技术风潮。
对比索尼的老对手三星,如今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中依然傲视群雄。三星所依仗的,是强大的技术实力形成的全产业链布局。和三星同时代的索尼,如今只有在手机摄像头镜头和CMOS方面具有足够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然而就算在CMOS方面,索尼也没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强大优势,否则如今拍照手机的王者难道不应该是索尼?
<hr/>偏执保守的代价
智能手机时代初期,索尼没能好好把握市场,但大家都认为技术上有实力、资源有优势的索尼手机会奋起直追,但索尼偏不。相反,他展示给世人的,是一个自负保守、孤傲偏执的形象。


Xperia Z系列以及Xperia XZ系列多代产品均采用同一种外观设计;
直到2017年,8GB运存已经非常普遍的情况下,索尼才后知后觉地放弃祖传3GB;
在全面屏风潮席卷整个市场的时候,索尼也不为所动,舍不得拿掉厚厚的额头和下巴;
2018年,三摄手机已经成为市场新标准的时候,索尼才后知后觉推出双摄手机;
智能手机越来越轻薄的时候,索尼却在XZ2 Premium上荣获“索半斤”的称号。


问问君已经很久没听到索尼为手机产品公开吆喝了,除了在重要一线城市,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索尼手机的广告牌,在互联网以及电视节目中,也基本看不到索尼手机赞助的身影。就算像OPPO、VIVO那样铺天盖地的广告阵势,但如果正常的营销宣发都没有,索尼手机或许只能存在粉丝们忠诚的信仰和情怀中了,可再忠实的粉丝内心应该也是希望看到那个越来越好,活跃在主流视线中的索尼。
<hr/>一声叹息
索尼曾经的风光,凭借的是强大的实力,也曾抓住机遇一举成名。“实力+机遇”可以说90%都能成功,而索尼手机偏偏没有成功。这是典型的一手好牌被打烂,问问君真心的替索尼感到可惜。
平井一夫曾说过“不会放弃移动业务,而且还会推出新品”犹在耳畔,索尼和忠实粉丝们仍在守望,这份希望是支撑所有人继续等待的动力,然而又恍如漫漫寒夜里的一团焰火。
好牌打烂了,但还没打完。问问君认为索尼手机要翻盘还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一位改变走向的操盘手。索尼手机,或许在等待一个“盖世英雄”,踏着七彩祥云来救他。
只是那个人,会是谁,又会不会来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9-20 1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如此,我还是期待着xperia xz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0 1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持XZP,能换什么?肯定是XZ4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xzp出现黄斑了,这是要我换xz4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9-20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手机又不是没有独步一方的技术,不被看好就不被看好嘛,没落了索移被砍了也没什么。
你不买就是涩,想买的人还是买的到,同样期待XZ4,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9-20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持xz2已被开除索狗户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9-20 10: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把shi一样的系统改善了就会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2-9-20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卖这么贵还亏损也是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9-20 1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piexl2 还是单颗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0: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年份记错了吧   2016年的时候索尼就有4G运行了 而当时主流是6G   2018年主流还是双摄  三摄是19年火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戒网

GMT+8, 2025-11-28 04:34 , Processed in 0.1545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