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末 vivo X90 系列发布不久,除了频繁登上销量榜首外,vivo 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也表示,2022 年是 vivo 高端突破信心奠定之年。
对于奉行「长期主义」的 vivo 来说,vivo X90 系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 X 系列就可以躺在高端化已成的功劳簿上,而应该是把 vivo X90 系列当做高端化路上的一个路标,或者说是一个成功案例。
实际上,在 2022 年全年,vivo X90 系列的成绩更像是一个「总结」,是对 vivo 布局「影像」、「设计」、「系统」和「性能」四条长赛道最终的呈现。
对于 vivo X90 系列,在给人的感觉上,其实可以跟 vivo X Fold、vivo X Fold+ 一并用「集大成之作」来总结。
▲ vivo X Fold+
2022 年折叠屏市场异军突起,迅速成为高端化上的新赛道,随着产业链迅速成熟,竞争角度也从人无我有变成人有我优。
对于折叠屏,vivo 的思考落脚在了折叠屏产品先需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智能手机,在产品成型的过程中,不能舍弃基础的用户体验。
vivo X Fold 以及后续 vivo X Fold+,便是从用户体验出发,最终成为市场上体验最完整、几乎没有短板的折叠屏产品。
vivo X90 系列注重影像特长的综合实力,那 iQOO 恰巧与之互补,它是主打性能特长的综合实力。
▲ iQOO 11 系列
iQOO 11 系列引入了 2K 144Hz E6 规格的屏幕,以一己之力树立了一个电竞旗舰的新标准。与 vivo X90 系列的全能相类似,iQOO 11 系列也是市场之中唯一有着如此屏幕规格的电竞定位产品。
要说性能和影像算是一款产品的内在表现,那设计与系统,对于品牌来说就是一表一里的美感基本功。
vivo S16 系列与 OriginOS 3 系统,则是 2022 年 vivo 对产品所做的美感表达。
▲ vivo S16 系列
vivo 从 S16 系列的工艺和色彩上近乎完美地表达出「温润如玉」的手感和视觉。OriginOS 3 则回归到定制系统的本质,流畅度、系统一致性以及基本功能丰富度上来。
在 VDC(vivo 开发者大会)上,vivo 并没有描述一个宏观庞大的计划,而是实打实的,再一次从用户的根本诉求出发,继续从系统的基本功上努力。
2022 年,vivo 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更迭产品线,X 系列一年两更,iQOO 数字系列亦是加速稳定的迭代,其中也适时的推出了折叠屏与 S 系列新机,并在 VDC 上重新主张了要打造「扎实」的基本功。
这些产品与 vivo 近些年坚持打造高端产品,有着几乎类似的以用户为重心的内核,并坚持长期主义。
用户导向,换句话说就是以用户角度思考,一项技术的布局,到底最终为产品带来了何种体验,并会为用户解决什么痛点,这不止是 2022 年 vivo 做产品的核心,也是 vivo 多年以来的坚持。
最终的设计、影像、系统和性能四大长期赛道,根本上来说,也是基于用户导向的思考。
vivo X90 系列在高端化上初显成果,也是 vivo 长期坚持四大赛道结果的体现。尤其是在当下成为存量的市场当中,只有打造伟大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才会是市场突破的一个核心路径,这也契合 vivo 所坚持的长期主义。
穿越周期,坚持「长期主义」
此前对于数字的迷恋,站在用户角度,根本上还是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而如今以用户角度为核心,才是智能手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坚持的点。
这也是 vivo 对于产品的一个理解,一个取舍。此前在参数大跃进时代,用户体验其实很容易被翻倍的规格所略过,而如今,用户的体验需要更好的细分、也需要在这些细分赛道上持续投入。
众所周知,vivo X 系列的影像能力突出,而为了拥有长期的竞争力,更靠近消费者的 vivo,有了更多的洞察,夜景拍得好,人像要更美,色彩还要遵从记忆色。
为此,vivo 也开启了造芯之旅,最先聚焦的就是为了服务影像长赛道。
vivo 将用户最关心的影像影调表达等核心需求,通过核心算法沉淀到自研芯片当中,同时结合蔡司、索尼等合作伙伴,积极优化外在硬件像是镀膜、传感器、镜片的合作,最后一整套整合成为 vivo 自己的影像处理系统。
就好像,我们普遍都认为 vivo 今年的高端化有所建树,而不是只认定 vivo X90 系列才走好了高端。明显地,上半年发布的 vivo X80 系列为 vivo 后续的高端的层层递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埋头种因,是 vivo 一直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逻辑,坚持种因,辅以长期主义的坚持,最终就像 vivo X90 系列的朝阳新生设计一般,终见晴空月明日。
vivo 所坚持的四个长赛道,其实有两个特点,一是消费者持续关注,有持续的高要求。第二就是在这个赛道上面,vivo 可以持续迭代,可以有可为的空间。
围绕着长赛道,「长期主义」等一系列方法论,从 vivo 的造芯布局,以及产品的研发梯度上就可见一斑。
宏观上,vivo 并不会计划做平台级的 SoC,但在协处理器上布局,并对于影像底层算法进行调优和改造。
而在最新的无线 Hi-Fi 方案中,vivo 也没有对蓝牙芯片等部分重造,而是结合已沉淀十年的 Hi-Fi 技术,使用了升级版的高速通信协议,让无线传输带宽标准提高到能够支持 Hi-Fi 层级。
再配合相应的 vivo TWS 3 Pro,最终率先实现了全链路无线真 Hi-Fi 的突破。
这些都是 vivo 从用户角度出发的结果,去从产品和技术研发角度种因。vivo 产品的影像能力的持续多年的进步,以及全链路无线真 Hi-Fi 的出现,也让消费者对 vivo 有了更深的认知。
品牌的闭环,以及商业策略上的闭环,也就如此形成。
▲ vivo 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
很喜欢沈炜的那句话,「vivo 的黄金时代,不在过去,仍在将来。」
2022 年,vivo 实则已经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其产品和技术,已经是当下市场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 vivo 想要的那个终点。
甚至可以说,得到市场第一也并非是 vivo 的目标。得到市场的肯定和正反馈,更像是「果」,而让用户满意,以及为用户长期带来优异体验的产品,成为健康长久的伟大品牌,基业长青,才是 vivo 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在埋头种因、长期主义的坚持之下,市场的成绩,或者说达成高端化,也只是达到终极目标过程中的一处风景而已。
vivo 真正想要的是,无论「好年份」,还是「坏年份」,都能做出「82 年的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