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回复: 4

华为不造车,却默默成了车圈的教父

[复制链接]

4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9-22 12: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造车,华为强硬表态:谁再谏言造车,谁就调离岗位。


目前,华为通过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
第一种,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为车企提供零部件,包括鸿蒙车机系统、域控制器、电机等软硬件支持,这种模式下,华为不参与品牌露出,比如飞凡的华为AR HUD;
第二种,解决方案集成模式,即HUAWEI Inside。华为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一系列零部件,同时车辆会打上华为的HI标识,比如极狐HI,阿维塔HI;
第三种,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同时还会提供门店销售渠道。比如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M5、问界M7 入驻华为门店。


2021年6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汽无法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全盘合作自动驾驶,“这就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华为坚持不造车,只帮车企造好车,听起来多么无私。
上游绝不轻易染指下游,这是供应链的一条铁律。ARM只做授权,高通只做芯片设计,京东方不碰电视机,台积电不碰芯片设计,虽然谷歌也做手机,但也就是打个样,并不在乎销量。
三星是为数不多的反例——既给别人代工,自己又有一堆终端业务,包括手机、半导体、液晶面板等等。结果就是,最大客户苹果一边跟自己打官司,一边扶持台积电。
曾经的华为也是如此,先集中资源突破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进而慢慢向下渗透,吞食整个产业链的利润。
当年华为也说过“绝不造手机”,结果如大家所见,智能手机时代华为直接成为行业老大,中国市占率甚至超过苹果,如果不是美国限华令,说不定现在已经是全球老大。
零部件业务和Huawei Inside是华为汽车业务的2B部分,归属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而小康采用的智选车模式是华为汽车业务的2C部分,由华为终端BG负责。
余承东曾用一句话点明2B和2C两种路线的“作战方式”。他在内部称:“小徐向东BCG,老余向西奔小康”。“小徐”指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他也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最初的负责人。BCG是指北汽、长安和广汽的简称。


袁军透露,在和华为的合作中,赛力斯对车辆研发、采购、生产的数据开放程度很高,“几乎响应华为的所有要求”。这是不少车企不能接受的。
在其看来,华为之所以选定小康,并合作创立问界这个新品牌,核心在于,“合作之初,小康在一众车企之中处于弱势,但又拥有一定的制造能力”,袁军认为,华为希望能通过一款车型的成功打个样,从而吸引更多的车企进入华为的汽车生态。
以代表车型为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采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拥有34个高感知硬件、可支持高阶自动驾驶;而智选模式下最新发布的车型问界M7,则只搭载了12个超声波雷达、4个APA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可支持巡航辅助、偏离辅助、紧急刹车、碰撞警告、盲区预警等功能。
显然,问界M7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当下一众新车中并不算出色。发布会上,余承东对其形容也仅用了“够用”两个字,把更多的讲解精力放在了智能座舱上。
今年5月底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走向HI模式再走向更高阶智选模式,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华为要不断用户迭代,不断升级,不断发展车,需要跟厂商不断卷入、不断迭代发展,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模式发展。
余承东下场定性:相比HI模式,智选模式更高阶
但我个人不太认同,所谓智选用的是渠道,所谓HI用的是技术,谁的含华量最高?
从公司利润角度来说,越接近销售利益越大,一台车销售经销商一般能拿到八个点毛利,那么自然智选模式可以带来的现金流更为重要;而卖技术则将收益寄托于主机厂的品牌营销,不可控因素太多,收益具有延迟性,但显然这才是含华量最高最为硬核的模式。
作为华为高层里更倾向造车的“少数派”,在去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余承东曾对不造车的决定表示不服,他可能就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造车也好不造车也好,各有各的选择。对于华为公司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


2021年5月18日,华为进行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余承东被免去华为云CEO职位,新增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一职;9月,该业务再度迎来组织架构深化调整,余承东职位不变,王军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被裁撤。
手握华为终端 BG 和车 BU,也意味着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车BU),以及华为智选模式(终端 BG )都集中到余承东手中
华为将汽车业务管理权交到了主张造车的人手中。在余承东不断站台下,智选模式被定义为“更高阶模式”,成为最接近华为造车的方式。
而智选模式确实也厚积薄发,收到了效果,8月份问界依靠华为强大的销售网络一举超过小鹏和理想,直接破万。




李想曾透露,一个城市有理想门店和没有门店,市场占有率相差可达到8倍,足见实体门店对汽车销量的影响之大。
当前,理想仅有257家销售门店,小鹏有388家,蔚来有402家,AITO问界的销售门店已覆盖171个城市,线下店数量700余家,预计到2022年底,线下门店数量总计将达到1200家。


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二是车载电脑、传感器和智能座舱等智能驾驶部分;三是底盘、车身、轮胎等传统零部件。
而通过近十年的战略布局,华为已经逐步掌握了关键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化配置决策权,并定下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车云和智能电动五大板块为汽车战略方向
自2013年宣布布局车联网,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13-2015年为业务探索期,从车载通信模块入手,主要布局车联网业务;2016年至2019年为合作拓展期,重点围绕车联网技术和生态优势,广泛与车企开展合作,业务延伸至车联网领域,并开始涉及自动驾驶;2019年4月以来为产品落地期,汽车业务转向台前,加速软硬件产品落地,推动与车企深度合作。


华为智能驾驶业务包含四个核心子系统:计算平台、传感器、执行器与应用算法
其中,软件算法方面,以MDC(Mobile Data Center:移动数据中心)算法能力为核心,支持L2+~L5平滑演进,包括MDC300、MDC600、MDC210、MDC610、MDC810五款,都采用“统一硬件架构,一套软件平台,系列化产品”的研发规划。目前华为MDC路线图落后英伟达,但整体仍处于行业内较为前沿水平。
硬件方面,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等领域都有涉及。2020年北京车展上,华为发布了8M前视双目摄像头、超级鱼眼摄像头、77GHz毫米波雷达,支持短距、中距和长距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等效100线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4D成像毫米波雷达。其中,激光雷达方面,华为计划2021年底量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可以做到等效100线;到2024年左右,下一代华为全固态激光雷达将量产。



华为智能驾驶传感器

芯片方面,华为于2018年首发昇腾310芯片,可用于边缘计算领域,以及汽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MDC平台中,华为基于昇腾310芯片打造汽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MDC平台。随后又陆续发布了昇腾910、昇腾610、昇腾320等一系列产品。
智能座舱方面:则是通过硬件、OS和生态,构建全场景出行体验。其中,硬件端包括智能硬件平台提供芯片、座舱模组、屏幕、AR-HUD等智能座舱增量部件;软件端则主要依靠鸿蒙系统,兼容Linux、Unix和安卓系统。
智能网联方面,拥有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构建统一开放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包括3测+N用。3测,即虚拟测试场 、封闭测试场、(半)开放道路测试;N用则是协作式公交、全息路口+智行/交通综合治理、辅助驾驶、智慧路侧通信感知站点等业务应用。



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智能电动方面,则是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的延伸,包括车载电源mPower、VDC智能电动平台硬件、整车控制OS和整车控制软件。最典型产品包括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以及TMS热管理系统等。
智能车云方面,则是基于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等领域积累,提供全栈、开放的智能车云服务,以“平台+生态”的形式,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V2X、车联和电池管理四个方面的云服务,构建一站式自动驾驶数据驱动的闭环方案。
基于自身ICT技术优势,华为打造了“传感器-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与开发应用-云服务”的生态化布局。
一系列产品背后,是资金和人员的支撑。今年7月7日,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余承东表示,“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一年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1万人,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投入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



华为、比亚迪、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造车模式对比

参考资料

  • 长安汽车的躯体,装不下华为的灵魂?-36氪
  • 华为“不造车”的造车“套路”-36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2 1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眼球流量,自媒体吹捧起来毫无下限,华为自嗨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2 1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余承东接手终端部门。
余承东说,按照你们过去的干法,华为终端始终没做起来。
现在按我的思路来做!
干部也换成原来运营商团队的,有冲劲、有战斗力、有成功经验(华为有线和无线产品都做到了全球第一)。

2019年华为终端做到了全球第二,收入4600亿。

某些喷子喜欢BB,兜里能掏出万分之一,4600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2 1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不造车是不愿承担风险,“华为造车”是这个钱太好赚了。谁又能想到给车贴个牌,垃圾车直接20w起[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2 12: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任为啥不造车,一台车,十几万的零部件,就算做好了,没办法保证不像手机一样因为某个零件被卡脖子。另外,产品的成功,很多时候依靠品牌,渠道,供应链整合能力,技术往往都是其次,例如小米[捂脸][捂脸]。老任说不造车,其实就是倒逼华为先拿出能被市场认可的杀手级技术,而不是一上来就消费华为的品牌,渠道资源。显然,现在还没啥缺他就不行牛逼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戒网

GMT+8, 2025-10-13 15:43 , Processed in 0.1837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