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回复: 9

233g的横折屏是怎样的体验——OPPO Find N2解析!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9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看看一部小说,开始用手机看,但传统直屏手机横向显示内容太少,换行和翻页太快,眼睛很容易累;看了一部分换平板,但平板拿着还是重了,眼睛不累了,手累;然后换笔记本看,眼睛和手不累了,但坐久了腰累;拿到Find N2之后,我就换了Find N2来看了,然后我就在Find N2上把这部小说看完了。


OPPO的Find N系列折叠屏手机在目前的折叠屏里算是一个另类,外屏用的是5.54英寸的18:9屏幕,内屏用的是7.1英寸的宽屏,这和市面上主流选择的外屏6.5英寸左右的21:9+内屏8英寸左右的方案是完全不同的。
而这个选择带来的核心优势有两个,一个是整机重量做到了233g(玻璃版本237g),另一个单手掌控的提升带来的手感优化。


尺寸优化之后,在展开态下,Find N2同样可以获得极佳的双手握持操控体验:


轻量化一方面是手机屏幕尺寸控制和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是轻量化材料的全面应用,比如整机螺丝全部替换为钛合金;屏幕支架换成了碳纤维材料;铰链结构大幅度优化,减重36%,减体积37%,等等。
而在铰链对空间的占用大幅度优化之后,除了整机减重和机身减薄之外,影像模组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升级:主摄为Reno9 Pro+同款的imx890,超广角升级到了4800万像素1/2英寸画幅,中焦升级到了3200万像素imx709,1/2.7英寸画幅,F2.0的光圈值。以及,马里亚纳X专用影像芯片的加入。


我们可以看到,这颗中焦镜头虽然在设计上做了视觉小型化处理,以配合整机的ID设计选择,但整个镜头孔径非常大,没想到OPPO的祖传中焦大升级是从Find N2开始的。对于这个改变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后面用实战说话。
以及,OPPO整个的ID设计语言终于开始呈现出让人舒服的样子了,整个的ID设计有点一加9 Pro和Find X3结合的维度,玻璃是弧面火山口设计,但整体的幅度收得更彻底一些,观感也更加顺滑,镜组则是金属承台+独立镜头装饰圈,左侧两个大眼睛,右侧是中焦、收音mic和闪光灯的集成,左右配合,使得整个镜组给出了一个非常舒服的视觉呈现,而不会因为相机模组的增大而导致真机呈现头重脚轻的问题。至于反面教材,业内就比比皆是了。


镜组底部则是HASSELBIAD的铭文,意味着这是OPPO和哈苏联合设计的影像系统。


Find N2这一次整体的硬件选择很不错,骁龙8+处理器、内外双E6材质双120Hz高刷屏幕,实测内屏全局激发亮度1274nits,外屏全局激发亮度1029nits,这个亮度应对室外强光环境完全没问题了,HDR视频也可以有极佳的呈现效果。


电池容量4520mAh,快充规格67W。立体声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NFC,等等,该有的都有。
硬件部分就说这么多,回到最根本的体验问题上,三个问题:Find N2以相对小尺寸机身换取直屏级别的机身重量,这个事儿的核心意义在哪里?OPPO Find N2的实际体验如何?以及全面升级的影像系统表现如何?
第一、如何理解Find N2的机身尺寸选择?
手机形态设计的基本矛盾是,终端属性对大屏的需求和移动属性对便携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窄边框到全面屏到折叠屏,本质都是对这个核心矛盾的重新平衡
横折屏依然遵从这个逻辑,过去的横折屏产品在机身宽度上做到了传统直屏手机的范畴,但在重量控制上依然有差距,从初期的300g以上到如今部分轻薄产品的260g左右,整个行业在进步,但依然有明显的负担感。
我期间将横折屏手机作为主力机使用了一段时间,最后因为单手握持负担问题放弃了。
Find N2的手感有两个方面的进步,一个是整体重量的新突破,另一个是整机重心的下移带来的更好的单手掌控能力,由此带来的手感的全面提升,这可能是第一台我愿意作为主力机的横折叠屏手机。




而另一个问题,折叠屏就是为了大屏体验,结果你做了个小屏,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思考这么个事儿,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屏?或者说,在如今的时代,小屏为什么越发没有市场了?
因为移动终端对交互效率的需求,而屏幕尺寸则是交互效率最关键的制约要素之一,移动终端本质是我们的日常工具,图文阅读、导航、观影、购物、通讯等等,而这些需求越深入,界面要素越多,使得我们对屏幕的尺寸要求越高。
也就是说,本质上大屏其实是为了相应的需求服务的。但并不是说,我们所有的服务都需要大屏,对于一些轻度的应用,比如微信聊天、电话等轻应用,小屏同样可以满足。
对于传统直屏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屏优先;但在折叠屏上,轻度和重度应用分级,重度应用展开大屏,提升效率;轻度应用用折叠后的小屏,手感舒服。


这个,我觉得就是OPPO做Find N系列尺寸选择的内核逻辑。
第二、Find N2的实际体验特点是什么?
OPPO Find N2作为横折屏手机,其应用的核心特点自然集中在横折方案的拓展上,这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OPPO在多角度悬停这件事儿上做得很有意思的。比如观影,我们在折叠和展开之外,还可以选择悬停模式和帐篷模式。


在悬停界面,操作和显示界面分离,在对视频进行控制得过程中不影响画面显示。
折叠屏手机一个特点是形态可变,形态可变的目的是应对场景可变,也就是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对手机有不同的要求。而帐篷模式和悬停模式对应的是解放双手。
观影是一个应用点,而视频通话和悬停会议则是另外两个代表性的高频场景,在这里,我们需要的不是大屏,而是可以把手机以一个合适的角度显示。传统手机我们用的是支架,但这玩意儿显然没有手机折一下直接放方便。
第二个有意思的点是桌面大屏融合,在展开态下,桌面并不再是简单的拉升,而是将两个页面合并显示,同时底部Dock栏除了显示折叠态下的固定选项之外,右侧会给出最近使用的三个APP,方便进入。


应用适配方面,OPPO目前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专门合作的如小红书或者剪映的显示和操控分屏、或者图片和文字分屏。


另一种则是自适应AI布局,随着屏幕比例的变化,应用不再是简单的放大,而是在自适应能力下,应用自动适应性排版。


分屏操作的逻辑更加顺畅了,在应用界面,双指放在屏幕上侧,屏幕会出现一个下滑条,下滑进入分屏模式,再点击第二个应用,自动进入分屏,分屏后的应用上册有个操作条,点击或者长按可以进一步操作,进入全屏,或者悬浮窗,都很方便。


而为了支持轻办公需求,OPPO发布了专门适配的手写笔OPPO Pen,大屏配合手写笔,这对于有轻办公需求的商务人士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吸引点。
经过这一系列的优化操作,Find N2基本解决了机子的日常使用问题,使得整个折叠屏的体验趋于成熟。当然,这个成熟是相对的,阶段性的,未来依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三、Find N2的影像系统解析
OPPO其实是潜望式长焦最早的推出者,当初的Reno10X是和华为P30 Pro同期推出的,不过OPPO并没有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来,有点儿可惜。
目前的小道消息,接下来的Find X6 Pro可能会有一个极强的潜望式长焦推出,可能会刷新行业记录,当然这个是后话。
对于Find N2,在轻薄小体积折叠屏的基础上,这一代的影像配置非常不错。
主摄是全新的imx890传感器,1/1.56英寸画幅,5000万像素,F1.8的光圈值;
超广角是索尼imx581,4800万像素,1/2英寸画幅;
中焦是索尼imx709,3200万像素,1/2.74英寸画幅,F2.0的光圈值。
Imx709是OPPO定制的一颗传感器,采用的是RGBW像素排列,感光性能相较于传统的RGGB传感器有60%的提升,而对于中长焦相机来说,感光性恰好是其核心痛点。
实拍来看,这颗中焦的素质相当不错,色彩和细节表现都达到了全新的水准,相较于OPPO过去祖传的那颗1300万像素2X镜头,素质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


而因为素质的全面提升,这颗中焦镜头的可用性非常好,而中焦,是我们日常拍摄很好用的一颗镜头。
最近对焦距离约为17cm,因此也就具备了很不错的景色能力,在近摄现依然有不错的解析力和色彩呈现。




因为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对于我们日常拍摄会有很大的好处。








即便是逆光下,这颗镜头也有非常不错的画质表现。


且因为这一代OPPO在影调选择和色彩呈现上的全面提升,使得整个的画面观感变得非常舒服。










在人工光源下,Find N2同样可以给出非常好的色彩和曝光选择,相较于上一代的提升可以说是非常大。




主摄同样的道理,其实对于目前的手机来说,真正影响观感的是审美选择,而不是绝对素质,对于Find N2来说,在这个事儿上做了正确的选择之后,它的可用性就很好了。


HDR算法也更加成熟,在保证画面亮度,防止大光比的死黑之后,对于色彩呈现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一味的暴力算法导致严重的计算痕迹。




以及,OPPO依然没有选择高对比度+艳丽色彩呈现的风格路线,而是更中庸一些,更真实。




高度风格化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第一眼可以给我们很强的吸引了,在一些追求明暗对比的扫街中也更有吸引力,但在日常工具化的拍摄中,不是很适合。相较之下,Find N2的选择会更加大众化一些。




当然,如果你想要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片子,稍微压一下曝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及,这一代的主摄镜头素质不错,眩光和鬼影控制做得很好。


超广角部分换用高像素大底之后,整个的素质表现也不错,当然,超广角是OPPO一贯以来的优势,Find X5 Pro应该就是目前业界超广角表现最好的机子。


结论
折叠屏这个东西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夕,各家都在探索,但大家选择的路并不相同,有点选择了外折,有的选择了极致轻薄甚至不惜妥协硬件;有的选择了全面堆料而不惜厚重,而OPPO选择的则是用尺寸尝试来达到手感的极致。
而在Find N2上,OPPO很显然在沿着既定路线不断演进,整机减重40g以上,做到233g,这是最关键的点,但OPPO的减重并不是用妥协配置来实现的,相反,Find N2在配置上相较于上一代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提升。
除了常规的性能、屏幕和快充等的设计,影像能力的提升是让我印象最深的点。
如果说Find N一代的相机处于可用状态,那么Find N2基本上是现阶段最强的折叠屏影像系统之一了,即便是不考虑全面屏这件事儿,Find N2的影像能力也做到了4000+价位的旗舰水平。
当然,考虑到体积限制,和目前各家开始普及的1英寸大底+潜望式长焦顶级影像方案比肯定是有差距的。
我很喜欢折叠屏手机,但到目前为止,如果说让我可以真正抛却重量负担,而作为常规主力机的,我觉得Find N2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3-1-9 12: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FIND N这个挺好,小巧型折叠屏独一家,抓住这个细分市场很不错了。其它的X FOLD、magic fold、mi fold、mate fold都在同一个领域厮杀,太激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9 12: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7.1寸太小了,直板机超大杯都有7英寸了,FIND N2的显示信息还不一定有直板机多,对我来说吸引力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1-9 1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zhihu.com/answer/28028287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9 1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高频调光。估计要等下一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9 1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行健?楚休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9 1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长焦直接pa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1-9 1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示面积,又不是看对角线的长度。一个八寸的细长条,面积很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9 1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手机真的在我的心坎上,能小屏的时候小屏,大屏的时候大屏。小屏颜值高。方便握持,大屏方便刷剧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9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积确实小,小屏是硬伤,而且做不薄,手感提升很难。最好的厚度,应该是小米折叠屏二代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戒网

GMT+8, 2025-10-12 12:59 , Processed in 0.1088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